• 回顾:美国大兵人手一把枪,为何中国士兵没有?是出于钱的问题吗?
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2-04 20:41    点击次数:51

    美国大兵几乎人手一把手枪,解放军为什么不配备?在美国拍摄的军事题材影视剧中,美国大兵的腰间总配备着一把手枪,而我们的解放军却只有一支长枪,为什么会这样?是我们装备不起手枪吗?手枪的价格其实并不贵,以我国装备的两款军用手枪来看,54式大手枪的制造成本不过200元,92式军用手枪要贵一些,但也不会超过500元。我国有200万解放军,每人配备一支手枪,差不多只需要10亿元。我国现在的军费一年有接近1.5万亿,这点钱对于解放军来说就是毛毛雨。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学美国,为士兵配备手枪呢?向来以务实为主的解放军不配备,当然是因为手枪在战场上真的没啥用。其实,美国基层士兵的手枪也并不是标配,只有特种部队和一些后勤人员才会配备手枪。美国在中东的行动中,经常可以看到挎着手枪的士兵,其实那些手枪是士兵自己购买的。很多士兵还会把他们爷爷二战时用的手枪带在身上,通常是M1911,这枪属于美国大兵的传家宝了。美国大兵认为,多一把武器在战场上就多一份保障。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这是完全错误的,多一把手枪只能多一份重量,给后勤多一份压力,手枪在现代战场上的作用真的很弱。一把手枪加几个弹匣起码有1公斤重,有这个闲力气,士兵多携带两个步枪弹匣不好吗?很多人看到特战队员打完步枪后换手枪,动作十分帅气,可是在真实战场不管你帅不帅,在5A级防弹衣下,手枪只能听个响。即便是像54式这样穿透力极强的军用手枪,在15米外也打不穿民营级别的3A防弹衣。美国大兵身上挎的M1911就更不行了,0.45英寸的子弹停止作用很强,但是穿透力很弱。美国士兵带手枪上战场,完全是欺负当地游击队和老乡们没有防弹衣,要是匹配到俄乌战场,美国大兵的手枪啥用都没有,面对防护到位的俄军,手枪只能当投掷物。打不穿防弹衣,不能朝头打吗?游戏里爆头的伤害可是最高的。其实大多数士兵拿到手枪,在战场那个高度紧张的环境下,想要命中有反抗能力且不断运动的敌人是很困难的,不靠近到5米之内,想打头基本不可能。不相信的可以看看美国的警察,拿着格洛克手枪要多远才能击中悍匪,悍匪手上有枪警察都不敢露头。要知道美国警察手上的格洛克可是自动版本,能向对方泼子弹的那种。手枪的精度没法和步枪比,军用手枪只要有闭锁,枪管就需要移动,大部分都是短后座,这对精度的影响很大。自由枪机的手枪,诸如64式、PPK、勃朗宁这些,枪管是不动,但是只能用装药量小的子弹,个人防卫还可以,军用不合格,通常是部队长官和领导们才会配备。除了枪管运动以外,人的手腕力量弱也是手枪精度差的一个重要原因。甭管采用单手握持还是双手握枪,手枪都没有步枪那种抵肩射击稳。手枪这么没用,为什么各国还要研发自己的军用手枪呢?因为手枪还有一个亲戚——冲锋枪。最早的冲锋枪用的子弹就是手枪的,波波莎、MP40、汤姆逊冲锋枪这些用的都是手枪子弹。有它们的存在,手枪就不会淘汰。当然也有为了一碗醋包一锅饺子的,上个世纪80年代,比利时研发了一种5.7X28mm的子弹,主要是给空降兵使用的。围绕这款子弹诞生出了两把枪,FN57手枪和P90冲锋枪。FN57手枪打专用穿甲弹倒是可以穿透3A防弹衣,民用市场买不到这种子弹。如果P90卖的不好,那么就不会有FN57了,它只是一个副产品。即便是在二战没有防弹衣的年代,手枪也不能当主武器,美国的M1911只有在面对日军万岁冲锋时有效。美军也认识到了手枪威力的不足,所以开发了M1卡宾枪。这款枪的研发目的就是给后勤、炮兵、飞行员使用,没想到后来成了主武器。手枪要是真的那么有用,美军干嘛还花费心思研发M1卡宾枪?实际上,手枪在战场上的价值还没有两颗手雷大。手枪真正的作用是在敌后作战,暗杀、刺杀、谍报人员防身等,在这些时候手枪就比步枪更实用了。为什么我们的影视剧导演总是喜欢让士兵携带手枪呢?主要是帅啊!燕双鹰和杜马拿着手枪互射几百发子弹,把整个家具都打的稀巴烂,两个人毫发无损,要不是怕观众腻,他俩能这样互射一个小时,各种帅炸天的动作都能做得出来。小品《主角和配角》中朱时茂“枪毙”陈佩斯时,还来了一次高抬腿开枪,这个动作用步枪能做到吗?